时间:2023/11/30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,思想家,是著名的民主战士,文坛先声,是“中国的高尔基”。

他是一个文人学者,却笔露锋芒,批判封建制度,讥讽病态社会,揭露恶人恶行。

他弃医从文,笔耕不辍,用文字觉醒国民的思想。

然而,他解放了千千万万个思想禁锢的中国人民,却唯独没有彻底“拯救”自己的妻子——朱安。

众所周知,朱安是鲁迅的合法妻子,但他们二人却自始自终保持着无爱亦无性的婚姻。

自大龄剩女朱安,嫁入周家以来,一直都作为“母亲的太太”来侍奉鲁迅的母亲。她一生安于孝道,忠于丈夫,贤良淑德最后却落得孤独终老的下场。

人人都说:“朱安,一生欠安”。

对此,我们不禁疑问鲁迅既然对朱安毫无感情为何不选择离婚,一别两宽,各生欢喜呢?

一、封建制度侵蚀,朱安思想守旧

上个世纪初期,社会上流行着“小脚”,“长辫”等封建旧俗。

鲁迅和朱安的婚姻仅仅因为“女大三,抱金砖”的俗语就被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给一锤定音了。鲁迅一直是思想激进派,毫无疑问,对于这桩旧式婚姻他一直持反对的态度。从年拖到年,他期间不止一次想退婚,但是拗不过母亲对未来儿媳的喜欢。

后来,鲁迅去日本留学,母亲就装病威胁他回来。谁知刚到家,就被告知成亲,反抗无效,又怕母亲伤心,他只好屈从娶了素昧相识的朱安。

令人意外的是,婚礼当天,朱安从轿子上走下来一双塞满棉花且肥大鞋子掉了,露出了一双小脚,本来应该是想讨丈夫的欢心,没想到弄巧成拙。

婚后,两人并未同居,一直过着有名无实的生活。

受近现代人的影响,我们认为只要婚姻无爱,就可以选择离婚,双方和平分手,从此嫁娶各不相干。就像陆小曼和王庚,或者徐志摩和张幼仪之间,都是无爱了就分开了。

但是,朱安却不同于陆小曼,她没有接受先进的教育,脑子里只有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或者“出嫁从夫”老思想。

她会在鲁迅母亲大寿时当着众宾客的面,跪在地上说:

“我来周家已经这么多年了,但是大先生一直都不理我,但我不会离开周家的,生是周家的人,死是周家的鬼,后半生我就侍奉我的婆婆。”

这样一个女人,她的封建思想,已经让她可以接受一桩无性无爱的婚姻;也可以可以把鲁迅和许广平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;更可以迂腐到把生死都寄托在周家。这样的朱安,思想顽固,就是圣人也难以改变她的看法啊,更何况鲁迅了!

二、鲁迅想离婚又怕母亲没人照顾

鲁迅经常对友人说:

“她是我母亲的太太,不是我的太太。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,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,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。”

可见,他对于朱安并无感情,依照他的性格,肯定会离婚。但是考虑当时的状况,女子离婚后,会被社会唾弃,而朱安这样死脑筋的人,肯定会把离婚当作被“休弃”,一死了之都有可能。

所以,鲁迅有离婚的念头但又怕把朱安逼上死路,所以两人的婚姻一直名存实亡,不过生活费用上,鲁迅却从来没有怠慢过朱安。

其实,鲁迅也有私心。

鲁迅原名周树人,他的笔名鲁迅是依据母亲鲁瑞的姓氏起的。可见他对于母亲鲁氏真的很孝顺,要不然在日本听说母亲生病立马跑回家里,对于母亲安排的婚姻,他虽然做过抗争但终究不忍母亲伤心才妥协的。

对于朱安这个儿媳妇,鲁迅的母亲很是喜欢,因为她贤良持家,会做饭,侍奉自己也是尽心尽力。在鲁迅的面前鲁母总是夸儿媳妇,鲁迅心里也很感激朱安。

鲁迅想着自己时常不在家,对母亲的照顾自然没有身边的朱安体贴。既然她也愿意侍奉母亲,就算牺牲婚姻也无妨,把她当作一辈子的亲人也行。

离婚对母亲和朱安都是一种伤害,不离婚仅仅痛苦自己,几番权衡之下,他选择不离婚。

在我看来,朱安确实是一个好女人,她贤良淑德,对待大先生鲁迅真的是好的没话说。然而,不可否认的是,她也是一个失败婚姻的受害者,她深受封建思想侵蚀,顽固到愿意牺牲一生来陪在一个永远不会爱自己的人身上。

鲁迅同样也是一个失败婚姻的受害者,他也试图挽回婚姻。在结婚前,他曾寄信给家里人,建议朱安“不裹脚,去读书”,但是朱家人并未让朱安接受鲁迅的建议。鲁迅一生都在批判封建制度,而朱安身上的老思想正是鲁迅接受不了的,三观不合,怎会有共同话题?

我们可以说朱安可怜,但不能说鲁迅不对。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,一桩失败的婚姻,害的是他们两个人,谁都没有亏欠谁,正所谓,“周瑜打黄盖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”。这是他们的选择,我们局外人无法评头论足,尊重就是!
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