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12/2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民国众多女作家中,唯张爱玲与萧红,总让人心生悲悯。

两人同有着深宅大院的童年,也经受了被至亲抛弃的悲凉;这生命的种种艰辛和创伤,最终铺垫成单薄悲穆的命运底色,她们在文字中,挣扎着、自我救赎着。

不同于张爱玲的孤傲清冷,萧红偏偏有股生涩的倔强;在那个烽火漫天、居无定所的时代,爱国爱人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,而萧红的爱却不加保留,受的伤也是遍布锐角。

一生尽遭白眼冷待,唯独文豪鲁迅,以伯乐的赏识和宽待,给了她为数不多的温暖和关爱。

以至于鲁迅去世后,很多人都说:众多追忆先生的文章中,唯萧红写得最好,甚至连许广平都无法超越。

鲁迅是萧红的恩师,而许广平与萧红更是如同闺蜜般无话不谈。

只是可惜,再深切的感情,似乎也存在裂痕。

在萧红去世两年后,作为好友的许广平特意写下《追忆萧红》的文章;可这篇本该怀念的作品中,字里行间却充斥着对萧红的妒忌和埋怨。

这种复杂的情感,更是牵连着早已去世的鲁迅先生。

至此,三人的关系也愈加扑朔迷离。

1.

萧红与鲁迅结缘于她的代表作《生死场》。

年下半年,迫于形势危急,萧红与萧军从青岛逃往上海,得友人引荐,认识了著名文豪鲁迅;12月底,萧红中篇《生死场》以“奴隶丛书”的名义在上海出版,素来欣赏萧红的鲁迅,更是亲自作序,认为她“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,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,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,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”。

随着与鲁迅一家交往的增多,萧红与萧军便搬到了鲁迅家的附近,方便两人日常登门拜访。

据萧红回忆,从那个时候开始,一连好几个月“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,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”;后期与萧军分手,前来拜访鲁迅先生的,也只有萧红一人了。

萧红的频繁到来,让鲁迅与许广平的生活瞬间热闹起来。

因为鲁迅身体不好,需要卧床静养,许广平为了不打扰丈夫的休息,努力守护着家中的安静;但对年幼的海婴来说,这样的安静,也是难捱的沉闷。

而萧红的出现,让海婴万分欢喜,他有了可以玩耍打闹的大姐姐;作为导师兼伯乐的鲁迅,心中亦是欢喜的。

即便身体不好,他有时还会亲自下楼,参观萧红做饭的手艺。甚至加以指点和褒奖。

每次萧红做出的饭菜,鲁迅总会多吃几个;面对饭桌上沉默的许广平,鲁迅竟像个孩子般问她:我能再吃几个吗?

这样突然亲昵的询问,让许广平有些受宠若惊;而随着惊喜的出现,一种如鲠在喉的压抑和委屈,也萦绕在她心头,让人十分不快!

这是她曾期盼的温馨场面,也是九年前再熟悉不过的场面。

九年前的许广平,不顾家人反对和社会舆论,毅然与鲁迅在上海同居。

两人刚相处的时候,鲁迅待她是极为体贴温柔的;即便是年龄差距较大的师生恋,可鲁迅依旧会准备些小惊喜,比如陪着许广平逛公园、看电影…种种往事,是藏在心里的甜。

可生活的柴米油盐,最终吞噬了往昔的温情和体贴。

渐渐的,他成为那个终日埋头写作、不苟言笑的大先生;

而意气风发、豪言壮语的那个女学生,则成了困囿厨房与家务的家庭主妇。

多年来波澜不惊的生活,也让这个家呈现着灰暗与沉闷感;鲁迅突如其来的亲昵问询,竟是是在萧红出现的日子里,这种被萧红成全的温情,让许广平心中不痛快的很!

换位思考,也不难理解许广平的情绪:

自己尽心尽力照顾家庭,只为丈夫和孩子周全;可丈夫却期待着另一个女子的食物,对另一个女子的手艺赞不绝口…即便再迟钝的人,也会感受到浓浓的失落感。

因为萧红做饺子和韭菜盒子的手艺很是突出,鲁迅和海婴总是盼望着萧红经常过来。

许广平虽与萧红关系亲近,是无话不谈的好友;可萧红的频繁到访,却让许广平有些力不从心。

自从嫁给鲁迅,她失去了外出谋生的机会,所学所识全部积了灰尘;每天许广平要做的事情,便是照顾鲁迅身体,帮鲁迅抄写手稿,照顾年幼的海婴,帮全家人做饭洗衣服…

这些事情本不需要许广平承担,鲁迅的稿费不低,完全可以找个保姆。

但无奈,大部分的稿费都要解决鲁迅母亲和原配朱安的经济问题,还要印刷书籍和购买字画…元的工资就这样一点点掰开花,到最后,竟也拮据起来。

2.

嫁给鲁迅后,许广平失去了优渥的生活条件;她的衣服旧到褪色,鞋子也是磨开了洞,甚至要拿旧被面做衣服穿…花花绿绿的颜色,很是滑稽,可许广平没有选择!

所以,她的衣服是旧的,鞋子是破的,甚至三月回暖的时节,仍旧穿着厚厚的棉鞋。

而家中的一切,许广平总是到便宜的店铺去买,再不然,到减价的地方去买。

她要省钱,省出的钱,给鲁迅购买更多的书籍,给鲁迅做更可口的饭菜…

后来鲁迅身体不好,饭菜都是单独吃;他喜欢吃鱼,许广平索性便细心挑走了鱼刺,才小心翼翼端到楼上去…

这虔诚卑微的付出,俨然超越了一个女子最寻常的爱意。

可萧红的出现,却让许广平在沉闷的婚姻中,看到了丈夫明亮的笑容;最为伤人的,这笑容和关切,是对频繁进出家庭的萧红!

她苦恼于丈夫的变化,也苦恼于自己的力不从心!

据胡风的妇人梅志在《花椒红了》中回忆:

有一次许先生在楼梯口迎着我,还是和我诉苦了:“萧红又在前厅……她天天来,一坐就是半天,我哪来时间陪她,只好叫海婴去陪她,我知道,她也苦恼得很……她痛苦,她寂寞,没地方就跑这儿来。”

更为苦恼的是:自从与萧军分手后,萧红更是频繁来到这里,晚上从法租界到虹口,搭电车需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时间;尽管距离很远,萧红还是成为了鲁迅家的常客。

病中的鲁迅,很喜欢与萧红聊天;天气寒冷,理应早些休息的他,甚至主动去别处找了袄子披上继续聊。

时间拖得太晚,萧红待的时间晚了,午夜十二点过后便没有了电车,鲁迅就嘱咐许广平要把萧红送到门口,要送上小汽车,有时候还是许广平代付车钱。

鲁迅对萧红的关心,始终是许广平心中的一根刺;她习惯了沉默和隐忍,也知晓唯有萧红的到来,能让丈夫的心情明亮些许…权衡利弊的选择里,许广平也只好一如既往沉默的付出着。

有一次,萧红与许广平,在房间里翻弄旧布料。

许是童心大起,她玩闹着把一根不适合萧红的布条绑在萧红头发上,鲁迅看到后,却立刻沉下脸说:不要那样装饰她。

严肃的语气,甚至让两人站在那里不知所措!

也是这件事情,让许广平逐渐明白了什么!

她不敢盲目将鲁迅对萧红的感情,简单归结为爱情性质;但这明目张胆的偏袒与纵容,以及如慈父般的欣赏和照顾,让许广平觉得,自己才是这个家格格不入的存在。

女人天性里的妒意,让许广平无法再容忍萧红的率真;可以说,这种不管不顾的率真,一直损耗着鲁迅的精力,也损耗着自己的精力。

所以,得知萧红去日本时,许广平的感叹是:"她(萧红)终于离开去日本了……"

3.

但让许广平仍旧介意的是:萧红在去日本前,鲁迅曾吩咐许广平,举行一个送别宴!

那是年的7月,鲁迅已经病得很重了。

对于丈夫的安排,许广平心中充满了疲惫和焦虑;哪个妻子会在丈夫危在旦夕的时刻,还有心思给其他人准备送别宴;但不敢违背鲁迅的意愿,许广平还是照做了。

结果这场送别宴,身体不容乐观的鲁迅,又因着凉染上了风寒。

如此一来,许广平的心更疼了,也更妒了!

萧红去世后,许广平为怀念好友,写下《追忆萧红》。

但这篇追悼文章,更像是她对过往的埋怨。

其中,有这么两段话:

“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,每每整天的耽搁在我们寓里。为了减轻鲁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劳,不得不由我独自和她在客室谈话,因而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顾,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…”

“现在萧红先生人也死了,没有什么关系,作为追忆而顺便提到,倒没什么要紧的了。”

字里行间的真心话,却要在一切落幕后,才能小心翼翼吐露出来;这样隐忍的委屈,总让人清晰感受到:属于许广平的悲伤,似乎是化不开的墨!

现在很多人也揣测着萧红与鲁迅的关系,甚至有人将其定义为“暧昧”。

但若是结合两个人的出身背景来看,这更像是一种惺惺相惜的师生情和知己情。

萧红自幼缺乏父爱,童年能感受到的所有温暖,全部是和蔼的祖父所给;祖父去世后,她被迫离家出走,而后遇人不淑,经历了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,遭受着怀孕和被抛弃的戏弄。

而作为文坛前辈的鲁迅,对青年人总有着由衷的爱护和欣赏;萧红有才,鲁迅也真心欣赏着她的才华和创作;对于这个如浮萍般挣扎的女孩,他给予的温暖和关怀,更像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援救,而回落到感情上,则是长辈对小辈的爱护和欣赏。

早年,鲁迅曾对友人说:若是自己有个女儿,便是很完美了!

直率单纯的萧红,活泼灵动的萧红,在一定程度上,也满足了鲁迅对女儿的期盼。

因为相处日常太过温馨,萧红也写过不少关于鲁迅一家的文章。

在她的笔下,鲁迅先生没有"神性",而是一位如师如父的亲切长辈,真实而更富有人情味。而许广平为鲁迅和这个小家庭做出的一切努力,萧红都是看在眼里的,并且怀着崇敬和感动的心情记录了下来。

日常点滴的相处,填补着真实的温情。

这也是为何:众多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之中,萧红的文字是最打动人的。

萧红在香港病逝时,特意留下遗愿:

“死后要葬在鲁迅先生墓旁,现在办不到,将来要为我办。”

陪伴鲁迅的执念,恰恰也是萧红对温情的渴求。

童年时期的爱与温暖,是祖父给的;唯一疼爱自己的祖父离开后,几经颠沛流离的命运戏弄,能够在朝不保夕的乱世,遇到一个如父亲般慈爱、如兄长般体贴、如知己般睿智的文学导师,这是何等的幸运。

岁月飘摇的时代,人生如蝼蚁,免不了在风霜雨雪中,被无情地吹打着。

而一束微弱的光,便足以温暖余生!

我想,命运对萧红的一切亏欠,最终也因鲁迅的出现,有了最为善意的弥补。

————END————

其他推荐——

嫁给鲁迅的许广平:省吃俭用、处处隐忍,丈夫9字遗言道尽她辛酸

罗隆基:两段婚姻17个女友,晚年患病猝死,直言“无人爱我”

作者:初拾

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,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!

原创作品,抄袭必究;

图源网络,侵权立删!

如果喜欢这篇文章,不妨点个赞再走呀~
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